廈大臺研院院長李鵬向臺灣學界拜年:相信今后會走得更近更親
澎湃新聞記者 岳懷讓
農歷春節(jié)期間,無數真摯的祝?缭胶{。在學術圈,視頻拜年已成為兩岸學者間互動的新方式。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2月4日,海峽導報抖音號發(fā)布了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教授向臺灣地區(qū)學者拜年的視頻,期盼兩岸盡快恢復學術交流。
李鵬教授在視頻中表示:“值此新春佳節(jié)到來之際,我謹代表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的全體師生,向在臺灣的各位好朋友拜年了。衷心感謝臺灣的各位學術先進、各位好朋友,長期以來對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的關心、支持與厚愛!
李鵬教授表示:“這兩年的新冠疫情,雖然暫時讓我們無法面對面,但是我想恢復兩岸學術交流,是我們兩岸學者的共同心愿。我也相信,疫情過后,兩岸的學術交流會盡早盡快恢復,我也相信我們今后會走的更近,會走的更親!
在視頻末尾,李鵬教授再次送出祝福:“在此也恭祝臺灣的各位學術先進、各位好朋友在虎年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我們大家都生龍活虎,虎虎生威!”2月6日下午,李鵬教授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兩岸學術界的直接交流由于新冠疫情和島內政治氛圍的影響,更多的是用視訊方式,有部分學術活動甚至直接取消了。中國人向來講“見面三分情”,面對面交流減少,隔著一層屏幕,情分難免受到影響。
不過,兩岸學界雖然無法直接見面,但是過年期間依然會通過微信等通訊工具互相拜年。
李鵬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今年春節(jié)期間,自己通過微信已經向島內數百位學界友人拜年,個別互相熟悉的學術先進,自己也拍了簡單的拜年視頻。兩岸學者互相也都在過年期間發(fā)起表情包互動。
展望未來,李鵬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廈大臺研院已經準備好在疫情過后第一時間爭取恢復與臺灣地區(qū)學者的互動交流。廈大臺研院過往每年都會舉行二十多場交流活動,研究院的各位老師、同學們也都非常期盼與臺灣方面的學術先進見面交流,疫情過后,這些活動都會恢復起來。
廈門大學是開展對臺研究最早和對臺交流最頻繁的高校,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已成為臺灣研究的重鎮(zhèn)和兩岸學術、文化交流的前沿。七十多年前臺灣光復之后,廈大畢業(yè)生就曾滿腔熱情赴臺參與重建。1945-1949屆廈大畢業(yè)生赴臺就超300人,助力臺灣躋身亞洲四小龍的“十大建設”中,有六項由長汀廈大學子主持或參與主持。
據廈大臺研院方面介紹,該院與臺灣地區(qū)和國外的學術交流密切,在不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每年邀請海內外知名學者開設涉臺問題講座數十場,召開各種學術研討會二十多場。
廈大臺研院還是海內外高校中成立時間最早、師生規(guī)模最大、學科專業(yè)最全、研究成果最多的涉臺研究學術機構之一,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國別區(qū)域研究基地”,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入選國家級“2011計劃”,也是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和教育部高校高端智庫聯(lián)盟單位。